不知道你自己或身邊的朋友,有沒有一杯黃湯下肚,馬上就臉紅的經驗呢?明明就只喝了一小杯的酒,也沒有醉的感覺,但就很明顯滿臉通紅,還常常被朋友嘲笑酒量差。這種狀況被稱之為「酒精性臉紅反應」(Alcohol flush reaction,簡稱AFR)也有人說是「亞洲紅臉症」(Alcohol flushing syndrome,簡稱 AFS)。跟著營養師來一探究竟,讓近半數台灣人喝酒都臉紅的原因,究竟是為何呢?
作者|婕樂纖營養師 陳彥伶(彥彥)
喝酒為什麼會臉紅?
喝酒會臉紅其實是一種「警告」,表示你不適合飲酒的保護機制,也意味著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差,也更容易罹患癌症。酒精在身體中需要許多酵素協助代謝,當身體中缺乏代謝酒精的酵素時,就很容易一喝酒就臉紅。
「酒精不耐症」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,缺乏代謝酵素-乙醛去氫酶(ALDH2)。其中亞洲人的比例相當高,除了會臉紅之外,還會出現心跳加快,頭暈,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且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。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,台灣人的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,更是直接呼籲台灣人最好不要過度飲酒。
臉紅並非代謝快?
酒精在肝臟代謝需要透過兩個步驟完成:
1. 酒精經過乙醇去氫酶(ADH)代謝成乙醛(有毒)
2. 乙醛再經由乙醛去氫酶(ALDH2)代謝成乙酸(無毒)
乙醛是酒精代謝過程中出現的有毒副產物,喝酒臉紅是乙醛累積體內的一種現象,絕非代謝比較快的原因。當身體缺乏乙醛去氫酶(ALDH2)時,無法完全將有毒的乙醛代謝成無毒的乙酸,進而使得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,刺激微血管擴張,使血流量變大,造成喝酒臉紅甚至全身通紅的狀況產生。
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更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質,過量乙醛進入體內容易引起頭痛、心悸、噁心、嘔吐等現象,同時更是提高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風險。因此,喝酒會臉紅的人,代表身體中缺乏乙醛去氫酶(ALDH2),無法完全轉化酒精代謝後的乙醛,會比喝酒不會臉紅的人,有更高的罹癌風險。
如何減輕喝酒臉紅症狀?
喝酒會臉紅的人,避免飲酒是最直接的方式。不過,有些工作場合應酬喝酒難免,透過以下五種小方法,可以提前預防並減輕喝酒臉紅的症狀喔!
1.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,延緩酒精的代謝,避免大量乙醛堆積。
2. 喝酒時盡量慢慢喝,避免大量酒精進入體內,且要多喝水加速乙醛排出。
3. 選擇酒精含量低的酒,減少進入體內的酒精量。
4. 攝取促進新陳代謝保健品
5. 喝酒後喝碗熱湯,幫助暖胃,緩和酒精對胃部的刺激
酒量可以訓練嗎?
天生下來的基因,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體內可以代謝酒精的量,分解乙醛的乙醛去氫酶(ALDH2)數量多寡,其實就與「本身基因」有關。因此想要靠多喝酒來訓練酒量,實在有難度。但我們還是常常會有一種,越常喝酒酒量越好的錯覺?
主要是因為透過不斷的飲酒,會刺激體內乙醛去氫酶(ALDH2)活性上升,身體逐漸習慣高劑量的酒精濃度,而產生一種酒量變好的錯覺。但實際上乙醛去氫酶(ALDH2)數量是固定的,因此想藉由常喝酒來訓練酒量,儘可能微幅提升酒量,並無法成為千杯不倒。然而若你屬於喝酒會臉紅的族群,則更不建議透過大量飲酒來訓練酒量,反而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喔。
每日飲酒建議量
根據國民健康署「國民飲食指標手冊」建議:
- 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單位(約20克酒精,相當於一罐啤酒)
- 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(約10克酒精,相當於半罐啤酒)
偶爾跟三五好友聚餐喝酒,小酌怡情,有益身心。但若每日飲酒過量,豪飲傷身,對身體可是有害的。如果是備孕、懷孕或哺乳期間,為了胎兒的健康,以茶取代酒,千萬不要喝酒喔!
結論
喝酒會臉紅的人,意味著身體中缺乏乙醛去氫酶(ALDH2)這個酵素,不僅代謝乙醛的能力受阻,同時還會提升罹癌風險。不管喝酒是否會臉紅,過量飲酒皆有害身體健康,應酬聚餐時盡量以茶、水或零酒精飲料替代酒,或是喝酒前先補充一些促進新陳代謝的保健品,減輕一些酒精對身體的負擔,若能夠滴酒不沾對身體健康更好喔!
婕樂纖營養師致力於提供正確的保健知識給民眾,在食用任何保健食品時,別忘了多加了解,詢問專業的營養師,才能維持健康及美麗自信!若有任何疑問歡迎與婕樂纖團隊聯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