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大腸癌發生率直逼全球第一。台灣營養基金會針對全台上班族進行了「便秘與飲食行為」調查,發現高達5成5的上班族有便秘的狀況。而健保署在2015年公布的國人十大用藥排行裡,光是軟便、消脹氣藥就在排行榜裡面佔了三項,具軟便效果的氧化鎂,台灣人一年就吃掉三億多顆,比安眠藥佐平眠還要多。
國人大多有便祕經驗,也因此不把便秘當一回事,只覺得是常見的腸胃問題,讓我們容易忽略背後隱藏的危機。日本專業消化道醫師提出警告:便秘的原因有很多,除了常見的缺乏膳食纖維以外,很多嚴重疾病都會造成便秘,甚至有可能是子宮肌瘤、大腸癌、直腸癌造成的,不可不防。
便秘的定義
便秘是什麼呢?二天沒上大號算不算便秘?什麼清況下算是便秘呢?
根據醫學上 (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衛教資訊) 對於便祕的定義是:
- 每周排便次數少於三次,且排便時需用力,排出的糞便呈現又乾又硬狀態
- 符合以上其中一點就算是便秘,有時還會伴有其他症狀:
- 糞便乾燥堅硬導致排便困難及疼痛
- 排便後仍然覺得肚子脹脹的
- 排便後感覺沒排乾淨,還有殘便的感覺
而什麼情況視為正常排便沒有便秘呢?其實仍需視年齡、飲食習慣和日常活動及個人體質判定,一般正常排便的定義是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均屬正常的狀況喔!
為什麼會便秘?
便祕很常見,多半是飲食習慣、生活習慣和壓力造成的,且大多沒有立即性的危害,這也讓我們忽略了,其實便祕有可能是嚴重疾病造成的。
如何改善排便不順暢的問題?
若遇到排便不順的情況,建議大家首要調整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,提供以下六個方法提供給大家:
- 正常狀況下每人一天喝水量需達每公斤體重的30~35ml,若以體重計算未達2,000cc以上,建議一天能飲用2,000cc以上更好。請注意飲料、茶、咖啡、湯類…等都不能列為水量喔。
- 少吃麻辣、油炸、重口味烹調或甜食、甜飲、餅乾等加工食品,這會阻礙腸子蠕動,造成便秘。
- 便便來源是食物殘渣,若蔬菜吃得不夠、飲食量不足或是吃水煮餐,都會影響腸道蠕動力,。國民健康署表示,蔬菜類食物為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足夠的膳食纖維來源,膳食纖維可以維持腸道健康並幫助排便,因此建議大家要請吃足量的蔬菜,每餐至少 2-3 顆拳頭的份量,並且攝取好的油脂潤腸。
- 身心放鬆:情緒、壓力、焦慮等都會影響腸道功能,建議睡足七小時,並養成規律、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- 久坐、久站會讓腸道蠕動差,建議每天固定時間散散步,可幫助腸道蠕動、腸道功能變好。
- 注意腸道菌相,適時補充益生菌,幫助腸道維持健康。
看完以上文章,是不是對於如何改善排便不順暢更瞭解了呢?婕樂纖致力於提供正確的美容、保健知識給民眾,若有任何疑問歡迎與婕樂纖團隊聯絡!